渠县人民医院
“9·18”抗洪抢险特
★ 在洪水泛及之前 ★
周密策划 严格部署
医院门诊大楼保卫战
医院住院部病人、设备保卫战
★ 在洪水泛及之中 ★
风雨同舟 共度难关
★ 在洪水泛及之后 ★
水退人进 及时清淤 恢复生产
大灾无情人有情 大爱无疆传真情
渠县人民医院抗洪抢险系列报道
近日,由于渠江上游连降暴雨,使渠江水位急骤上涨,渠县又将面临一场洪水泛滥,而我院也将上演一场继去年“7.18”洪灾重创后的又一场抗洪抢险、与洪水赛跑的纪实报道。
2011年9月18日15时,渠县人民医院召开了洪水来临前的第一次紧急会议,医院领导及全院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一场保护在院病人安全,保护医院财产、设备、物资的战斗打响了……
★ 在洪水泛及之前 ★
周密策划 严格部署
2011年9月18日下午三时,接上级部门的通知,24小时内渠江水位将上涨到25米左右,比去年洪水位还高。接到通知后,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党委书记、院长李健立即召开院领导紧急会议。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李健为指挥长的抗洪抢险指挥部,同时下设了抗洪抢险指挥分中心。成立了由副院长杨树才为组长的第一门诊部及生活区指挥分中心(简称第一分中心)、以副院长孙自杰为组长的第二门诊部及伙食团区域指挥分中心(简称第二分中心)、以党委副书记蒋光全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明才协助的大型设备抢救指挥分中心(简称第三分中心)、以纪委书记汪健为组长的住院部内科楼和血透室区域的指挥分中心(简称第四分中心)、由副院长胡常明为组长的办公楼、外科、医技楼为区域的指挥分中心(简称第五分中心)。
下午5时,医院再次召开了全院中层干部及相关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传达了院领导会议精神,同时布置了任务,明确了责任。会上,李健院长始终强调把病人及陪伴放在第一位,要想方设法保证病人的安全与足够的食品。要求参会人员回去后马上召开各科紧急会议,晚11时紧急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李院长通报了指挥部的指令,全院干部职工马上以最快的方式投入了抗洪抢险的战斗中。
撰稿:王舒婷
医院门诊大楼保卫战
受指挥长李健院长的安排,门诊指挥分中心组长杨树才,从医院紧急会议后,立即组织门诊部所有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洪水可能泛及的急诊科、药房、化验室、挂号室收费室、信息科、咨询台、保卫科和其他洪水暂时不会泛及的科室的工作人员传达紧急会议精神。各科室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立即投入了战斗。涉及搬迁的科室先集中力量搬运本科室的病人和物资,没有涉及搬迁的科室的工作人员分别投入到需要搬迁的科室,对大型物件和贵重物品先行撤出。搬迁的物资集中堆放在二楼巷道,贵重的药品统一放置以利于保管。
急诊科涉及病床单元、所有抢救治疗用物和病人。一架架笨重的病床,搬迁到二楼暂时堆放;药房的药品最多,最贵重,他们首先用箩筐把分散在架上的药品集中装筐,通过电梯一轮一轮地搬运到二楼指定的存放处;检验科全体人员都奋战在门诊检验室,集中所有力量做好了搬迁工作;信息科的网络设备多,他们先行撤除了门诊交换机组的所有可能撤除的线路和机箱,成功的将重要的机箱和控制机搬迁到安全地带。同时,挂号收费室、咨询台、保卫科等科室,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也都顺利的搬到了安全地带。
在搬运过程中,突然停了一次电,医院后勤部门马上提供了备好的电筒和蜡烛。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在洪水到来之前,要撤走所有可能撤走的东西。
撰稿:龙颢源
医院住院部病人、设备保卫战
医院住院部是我院大本营,更是医院病人、设备、物资、人员集中的地方,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启动了应急预案。指挥长院长李健立即组织几个抗洪抢险指挥分中心组长,亲自指挥了这场病人、设备保卫战。在各科室(病区)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院职工无论是可能被淹的还是不可能被淹的科室工作人员都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如火如荼的病员、设备、物资的保卫战中。
由于我院住院部的二门诊、供应室、锅炉房、肿瘤放疗中心、核磁共振室、CT室、放射科、布类中心、外三科、ICU、内科药房、收费室、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中心、外四科、入出院处、新农合办公室、监察科、设备维修班、体检中心、学生公寓等科室地理位置相对较低。结合去年“7.18”抗洪抢险的经验,第三分中心组长蒋光全、赵明才,第五分中心组长胡常明,第二分中心组长孙自杰,第四分中心组长汪健的具体指导下,各科室(病区)干部职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的转运着一切需要撤离的物资。
在转运过程中,全院职工紧遵李院长提出的“把病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搬、抬、扶、背以各种方式转运病人。ICU的病人都是刚做过手术的手术病人和危重病人, 完全靠外力。大家拿的拿担架、推的推推车,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把病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外四科的病人有些刚做四肢手术、有些刚做颈椎术、有些刚做腰椎手术,大多行动不便,由于外四科在底楼,没有电梯,全靠人力,但医生护士毫不退缩,没有半点怨言,用扶的、背的、抬的方式把病人转移到了第二楼的妇产科、外一科和第三楼的空置病房。
药品的转移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拥有足够的药品是灾难期间临床用药不受影响的根本保证。医务人员站成一排传递式的转运药品,把团结一心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就是摧不毁的连环扣,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把药品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内科收费室及入出院处也按指挥部的要求,及时搬迁了现金、发票和各种设备,同时作好了临时收费等工作。
医院想尽千方百计保护医院当家和价钱最高的设备,核磁共振、CT、肿瘤放疗钴60治疗机等大型设备,尽量把灾害降到最低。积极作好保护设备的“淹没”“泄漏”等准备工作,有的缝沙袋、有的装沙袋、有的筑沙袋,还有的在搬砖,忙碌的景象,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捍卫我们的“心脏”,保卫我们的设备。
在短短的不到几个小时里,凡是涉及有可能被淹科室的病人、设备、物资等,能够搬运的都搬运到了安全地方。全院职工只有一个信念,不管搬运的途中有多艰辛,我们都能熬;不管灾难有多大,我们都能挺。他们用责任诠释着在灾难时期对医院的真情大爱,用实际行动保护着自己的家园。
撰稿:王舒婷
★ 在洪水泛及之中 ★
风雨同舟 共度难关
9月18日23:00,当低洼地段的病员、物资基本转移到安全地带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携领导班子一行在我院医技大楼大门口召开了第二次全院职工紧急大会,在会上李院长再次强调要把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为大家通报了最新洪灾信息,此次洪灾将会比去年“7.18”洪灾更猛、更大,希望全院干部职工做好防洪抗汛的工作,同仇敌忾,相扶相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渠医人精神。同时李院长为大家加油打气,他讲到有院党委、指挥部、院领导在,大家就一定要有信心战胜洪灾。在会上李院长还为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
洪灾面前,设备的维护至关重要。特别是我院购置并已用于临床的肿瘤放疗机,这种机器不能进水,一旦进水将会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后果不堪设想,李院长多次请示上级领导,想方设法保全大型医疗设备。9月18日深夜,9月19日凌晨,省卫生厅、省环保厅、市卫生局、市环保局领导,县委书记王善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苟小莉亲自来院和多次电话询问医院防洪抗汛工作、设备保护措施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运英,副县长罗谦及县环保局、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一行在李院长的带领下督查了设备的防洪抗汛工作,并就如何保护医院的大型设备、肿瘤放化疗设备进入了深入的研究。
洪水的来袭,全院职工主动请缨,奔赴在抗洪抢险前线,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等医院领导一声令下,随时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中来。许多职工自己的家里被洪水“侵蚀”,尽管内心很疼痛,但只能对家人说声对不起;曾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为家人遮风挡雨,在这个时刻不能陪在孩子、妻子身边,还是只能说声对不起;曾经是贤妻良母、温柔贤惠,在这个时刻不能靠在丈夫的肩膀上,不能温暖孩子,却肩负着生命的重托,挑上了大梁。因为全院职工都坚守在岗位上,睡觉的床有限,单人床也睡上了两个人,办公室的角落也全是地铺,职工们一个挨一个的睡着。同时,医院的领导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准备着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累了、困了就伏案睡觉或是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
由于水位的不断攀升,凌晨四时,停电了、停水了,整个医院、整座城市一片漆黑,整个医院的用水处于瘫痪状态。医护人员不断的安抚病人烦躁的情绪,在走廊上、病房里点燃了蜡烛。微弱的烛光才使整个医院有了一许光芒。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和住院部内四周利用医院新购的2台备用发动机发电,以维持正常抢救治疗工作。
医院的大门已被洪水堵住,如果不是有一个“绿色生命通道”,医院几乎会与外界隔绝。这条绿色生命通道是我院桃园(内四病区)与万兴广场的唯一通道,是我院与外界的唯一窗口。我院在外购买的方便面、矿泉水都是从这条绿色生命通道输送到医院而来。清晨,我院一面部砍伤病人经绿色生命通道及时、顺利地送入手术室,立即给予发电进行照明,矿泉水进行创口清洗,外科医生进行伤口缝合。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送入病区修养。绿色生命通道是我院与外界相通的桥梁,是延续生命的希望之路。
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因为洪水来袭突然,从绿色生命通道输送进来的方便面、矿泉水都是有限的。李院长明确表示先满足病人,各科室(病区)为患者发放方便面和矿泉水,剩下的就医务人员拿来分着吃;由于已入深秋,又是雨季,天气已经寒冷,医务人员也尽量满足患者棉被、被套的需求,有的医务人员就挤在一个单人床上,互相扯着一床被单。考虑到病人住院的特殊情况,只吃泡面是不得行的,于是医护人员就用天然气为病人熬稀饭,热腾腾的稀饭送到病人的手里,我们听到的是感激的话语,话语之间夹杂着感动,有时候看到他们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
凌晨5:30,李院长携领导班子到各个科室(病区)查看病人的安顿情况、科室运作及值班情况。千叮嘱万叮嘱各位医护人员在这关键的时刻,要照顾好病员同志、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输液治疗不得怠慢。
洪水漫过二门诊、漫进花园、漫进了已经撤离的科室。站在楼道口,眼见着洪水一步一步的满上梯子,心里百感交集,庆幸所有的病人已都在安全地带,想到这里心里也有一丝安慰。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医务人员用他们的双手、爱心彰显无私的天使情。我们苦了,我们累了,但我们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理解,换到了他们的微笑;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集体,一个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保护家园的集体。
撰稿:王舒婷
★ 在洪水泛及之后 ★
水退人进 及时清淤 恢复生产
9月19日晚22时,在医院505办公室又一次召开抗洪抢险指挥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主持会议。
李健院长根椐目前我县抗洪救灾情况及相关信息,及时地做出正确判断,指出洪水退后我院第一首要工作任务就是及时开展清淤工作,住院部和门诊部统一行动,做到水退人进,灾后重建,用最短的时间使我们的医疗工作走上正轨。会上还对即将开展的清於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实行局部分片包干,全局通力合作的模式,利用现阶段一切可用之材料和工具,及时、干净地打扫出全院受灾地方。
20日凌晨1点,当洪水慢慢开始退去的时候,在渠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已是人声鼎沸,全院干部、职工按科室、班组为单位趁着洪水开始退去的时候就开始清淤工作。人们挽起衣袖,扎起裤腿抓紧时间地清於,医院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李健院长不顾连日抗洪抢险的劳累仍然拿着扫帚和全体医护人员一道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站在浑浊的洪水里一起劳动,用实际行动感染、影响着大家。
当天亮人们醒来时发现渠县人民医院清於工作已经结束,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已是干干净净的门诊部和住院部,经过全院干部职工彻夜打扫已看不到一点洪水所留下的赃物、废弃物,医院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这就是渠医人。渠县人民医院的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医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赛跑,又一次取得了灾后清淤工作的胜利,为我院灾后恢复生产和工作奠 定了基础。
撰稿:韩茂杰
大灾无情人有情 大爱无疆传真情
洪水摧残着我们的家园,使我们心痛难过,但灾情牵动着兄弟单位的心,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关心、帮助、支持和慰问,我们深表感谢……
9月19日晚,县委县政府通过我院“绿色生命通道”为我院捐赠335件方便面,540件矿泉水;
9月20日上午,渠县红十字会为我院捐赠了54件方便面,13件矿泉水;
9月20日下午,达县第二人民医院为我院捐赠了150件方便面,150件矿泉水,40件火腿肠;
9月20日下午,宣汉县人民医院为我院捐赠了300件方便面,40件矿泉水。
9月21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向我院打来慰问电话。
9月22日下午,广元市人民医院通过网络向我院发来慰问函。
灾难面前各兄弟单位无私的奉献和关爱,是我们最大的力量和感动。
同时全体干部职工以感同身受的心情于9月22日上午在医院办公大楼前,举行了“9.18”洪灾献爱心募捐仪式。共筹得善款30903元。
医院又于9月25日上午,在党委书记、院长李健及副院长赵明才同志的带领下,赴文崇重灾区再一次捐赠了价值1万余元人民币的大米、白面、方便面、矿泉水、食用油和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以支援和我们同样受灾的父老乡亲。
撰稿:王舒婷
在“9.18”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渠县人民医院团结一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医院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全院干部职工提出的口号是:
积极行动起来 不等不靠 生产自救 夺取抗洪救灾的最后胜利
抗洪魔众志成城 兴家园全力以赴 大灾面前不畏惧 携手并进度难关
坚决做到
把抗灾自救摆在首位 把病人安全放在心中
- 上一篇:重视网络舆情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 下一篇: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