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突发“蚕豆病” 救治及时保平安

作者:洪梅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渠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8日 点击数:

11月13日中午1点,一名面色蜡黄、口唇苍白、全身无力的5岁男童被120紧急送至儿科,陪同家属是一位年近七旬且有听力障碍的老人,为患儿的祖母,医护人员耐心地大声询问病史,并紧急办理入院,值班医生洪梅仔细观察患儿特征,结合临床经验立刻询问患儿最近是否吃了“胡豆”,得到肯定答复后,随即让医护人员抱起患儿冲入穿刺室,有序的下达口头医嘱组织抢救,建立通道、扩容、抽血,见习医生傅玖源马不停蹄帮忙送血化验,通过绿色通道,血常规结果显示血色素仅仅50克(儿童正常为120克),确定为“胡豆黄”(即蚕豆病),鉴于当下患儿已有嗜睡表现,遂立即与患儿父母电话沟通后委托老人代签输血同意书,联系血库合血,在儿科主任李果成的主持下,本着先取血救命后完善手续的原则,让患儿1小时内就输上了血。到晚上患儿恢复力气,尿液成酱油色,好在肾功结果显示没有溶血性尿毒症,无需要血浆置换。在经过儿科全体医护人员5天的全力治疗和精心照料下,患儿面色转红,黄疸消退,尿液颜色正常,于18日康复出院。

渠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洪梅讲到,此前因医疗条件的限制,对于“蚕豆病”的确诊只能根据临床发病症状和经验进行判断,所以发病即危急。现渠县人民医院已经开展G-6-PD酶活性测定项目,在新生儿时期只需要1毫升左右的血就能对“蚕豆病”提前检测,及时预防,让患者及家属牢记蚕豆病饮食禁忌及注意事项。

什么是蚕豆病?

胡豆黄,俗称蚕豆病,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该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病,根本病因是G-6-PD基因突变造成G-6-PD酶的缺乏,蚕豆中含有多种呈现氧化剂功能的物质,正常人的红细胞内有一种G-6-PD酶,能够保护红细胞不受到这些物质的伤害。而蚕豆病患者缺乏G-6-PD酶,当患者接触蚕豆或蚕豆制品时,红细胞会受到破坏,在短时间内破裂,导致急性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头晕、腹泻、黄疸、贫血等症状,甚至可能引起肾衰竭,危及生命。

症状轻重与进食的蚕豆量关系不大,与其缺乏G-6-PD酶的程度有关。有此病症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胡豆及胡豆制品,避免使用樟脑丸,不宜服用对乙基氨基酚的退烧药及其他具有氧化性的药物(如伯氨喹、奎宁、阿司匹林、呋喃唑酮、噻唑酮、氨苯砜、β萘酚、奎尼丁、丙磺舒、腊梅花等)。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父母只要有一方携带显性或隐性基因,孩子就会遗传此病,患者也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男孩比女孩多。

审核:王青   供稿:洪梅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